牙周病補助、健保給付與自費項目懶人包
1|免費牙周病補助/統合照護是什麼?
健保自民國 99 年起推動「牙周病統合照護」,把治療拆成明確的流程,強調:完整檢查 → 進階衛教與齒齦下清潔 → 回診追蹤評估。這樣的做法對患者的好處是,能夠有系統地控制感染與發炎,並檢視在家清潔是否到位,降低牙齒損失的風險。
實際診療時,初診會進行完整牙周檢查+X 光:量測牙齒動搖、牙周囊袋深度、探診出血、牙齦退縮、根分岔等,建立病患專屬的病歷基準值。接著進行牙菌斑去除與清潔指導,並執行個人化衛教(牙間刷、齒縫清潔器等正確選用等)、發放照護手冊,讓病患回家後也能進行自我良好護理。
後續診療時,依照病況,可能執行全口齒齦下刮除/牙根整平的動作,將牙齦下的牙結石與細菌生物膜徹底清掉,也是控制牙周病的主力動作之一。
診療後 4–6 週,進行追蹤回診,重新量測牙周囊袋與牙菌斑控制,評估療效。依病況可能補做局部清創或再次 SRP,以達到良好的牙周病控制。
全天候線上客服服務!牙周病補助 預約 /費用 /細節 皆可諮詢
➤ https://ats.care/nuPVT
一次支付壓力大?推出多元支付 降低經濟負擔
➤ https://ats.care/nuPVT
2|誰符合牙周病健保統合照護的申請資格?
主要的申請資格有兩點 :
- 全口有 16 顆以上牙齒呈現發炎
- 至少 6 顆牙齒,牙周囊袋深度 ≥ 5 mm(不含須拔除者)。
符合資格後,第一線必要處置多由健保給付;但若進一步需要再生材料、特殊手術或藥物,仍可能有自費。
3|有哪些牙周病治療方式可能需要自費?
以下為常見項目,實際上是否需要執行,以醫師評估與告知為準。
水雷射輔助牙周治療:提升局部清創效率與舒適度(視齒槽骨與感染型態選用)。
局部抗生素/藥劑:如牙周凝膠或抗菌釋放載體,幫助深部感染控制。
牙周翻瓣手術:將牙齦翻開清創、修整骨壁,讓深袋可視化處理。
牙周再生手術(含骨粉、再生膜、再生凝膠等):針對特定骨缺損嘗試重建支持組織。
牙根覆蓋術(補肉):改善牙齦退縮造成的敏感與美觀問題(屬美容動機時通常不給付)。
貼心提醒:自費並非「越多越好」,而是配合你的骨缺損形態、發炎控制程度與清潔能力,選擇對症且划算的做法。
渴望有一口好牙好好吃東西嗎?立即加LINE免費諮詢
讓專業團隊為您量身打造完美笑容!
➤ https://ats.care/nuPVT
4|牙周病治療三階段
- 第一階段:基本控制(約 5–6 週),目標:壓低細菌量與發炎。
作法:初診量測與 X 光、進階清潔衛教、全口 SRP、必要時局部藥劑。
指標:牙周囊袋減少、出血點下降、你在家清潔更到位。
- 第二階段:微創/手術處置(約 3–5 個月;視狀況調整)
當第一階段仍有深袋或骨缺損,才會評估:翻瓣手術、再生手術或水雷射輔助。
重點在「改善難清部位的解剖條件」,把問題從根本變得好清潔。
- 第三階段:維護與追蹤(長期)
每 3–6 個月回診檢查與局部清潔,維持穩定。糖尿病、吸菸者、矯正中患者或口乾者,建議縮短回診間隔。
5|牙周病治療費用與常見問答
Q1:牙周病治療要花多少錢?
A:若符合統合照護,多數必要處置由健保給付;但依你的骨缺損與牙周袋深度,可能會有自費(如再生材料、雷射、翻瓣等)。以臨床常見經驗做區間參考:
輕~中度、以基本控制為主:多在數萬元以內。
中重度、含多處翻瓣/再生材料者:可能達數萬元至十餘萬元以上。
※以上僅為區間示意,實際金額以醫師評估與書面預估單為準。
Q2:牙周病治療會痛嗎?恢復期多久?
A:基本治療(SRP)多能耐受,必要時會表面麻或局部麻醉。手術處置後通常1–2 週逐步恢復,醫師會說明冰敷、用藥與刷牙方式。
Q3:牙周病會自己好嗎?
A:不會。輕微牙齦炎靠洗牙可好轉,但**進展到牙周病(2 期以上)**的支持組織破壞,需要專業處置與長期維護。
Q4:牙周病治療後還會復發嗎?
A:可能。兩大關鍵是你在家清潔的確實度與定期維護;若合併糖尿病、抽菸或口乾,復發風險也較高。
Q5:洗牙與齒齦下刮除(SRP)有何不同?
A:洗牙清理牙齦「上方」的結石與牙菌斑;SRP深入牙齦「下方」把附著在根面的牙石與生物膜刮除並整平,是控制牙周病的關鍵處置。
Q6:牙周病與植牙有關嗎?
A:有。未控制的牙周病會加速齒槽骨流失,不利之後的植牙條件;已植牙者若清潔不佳,也可能發生植體周圍炎。所以先把牙周控制好,是守住天然牙與未來治療彈性的共同前提。
6|牙周病就醫流程與預約提醒
初診評估:全口檢查+X 光,量測牙周指標並說明是否符合統合照護。
治療與衛教:安排齒齦下刮除(SRP) 與進階清潔教學,必要時給予局部藥劑。
複診追蹤(4–6 週):看指標是否達標,再決定是否需要翻瓣/再生等處置。
長期維護(3–6 個月一次):把深袋控制在可維持的範圍,讓日常清潔變容易。
合規提醒:本文僅供衛教與自我評估參考,實際處置與費用必須由牙醫師依你的臨床狀況說明與同意後進行。
7|牙周病就醫小結
雅德思牙醫提醒,應該要把牙周病當成「慢性病」來管理:先控制發炎,再改善構造,最後靠維護穩住成果。符合統合照護時,善用健保給付能降低負擔;若評估需要手術或材料,則精準選擇自費項目,才能把每一分錢花在最有效的位置。準備好了嗎?現在就預約完整牙周評估,把出血、口臭與搖牙的循環停下來,讓口腔回到穩定、清新的日常。
LINE專人24小時線上回覆或預約 ➤ https://ats.care/nuPVT
合規提醒:本篇為衛教專題,實際診斷與治療請由牙醫師依個別臨床狀況評估;任何費用與處置內容,以診所說明與同意書為準。